山本頭、黑布鞋 安靜做事的鐵漢市長侯友宜


6月7日,是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生日。

前一天,新北市議會總質詢結束,前市長朱立倫突然在國民黨議員的擁戴下走入議場。現場還推入兩個大蛋糕,為相差4歲、同月同日生的侯友宜和朱立倫唱起生日快樂歌。當議員們以高8度音量,喊著「朱立倫,前進總統府」時,他選擇不作聲。

「我很少過生日,」侯友宜的笑容有些許尷尬。每年生日當天,侯友宜會推掉所有應酬,找來過去的部屬一起餐敘,從將近40年前跟他在刑事局共事過的人,一路到市府的機要幕僚。

今年餐敘選在板橋一家餐廳,坐了滿滿4張圓桌子,「赴會的人幾乎都曾有警職,他的心思很細膩,把我們當家人,」一位與會的友人說,唯一一次停辦是去年選舉年,「他對選舉沒有經驗,也完全不在人生規劃,擔心為大家帶來困擾。」(延伸閱讀:)

前半輩子活在槍林彈雨之中,念舊的侯友宜終究挺過選戰的殘酷砲火。30年的警界資歷,經歷過30多場大小槍戰、將40多人送入死牢,素有「侯探長」之稱的侯友宜,去年底拿下超過116萬票成為新北市大家長,卻始終保持安靜。

施政有感,聲望跨越藍綠

安靜的他卻讓劇情神展開,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侯友宜定下目標,今年要招商1百件、投資金額達1千億元,6月還沒過完,招商已達67件,預計投資1176億元,施政讓很多企業超有感,更有財經專家稱侯友宜為「寧靜的耕耘者」。

接著是色彩偏綠的新台灣國策智庫所做的民調,侯友宜的施政滿意度達62%,在六都市長中高居第二位,僅次於連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在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就越過前任市長朱立倫的門檻。

外表看起來像「大哥」,新北市長侯友宜本人的體型卻偏瘦小,參加活動時不但會隨音樂跳舞,跟著年輕人比手勢,推銷景點特色時,腔調還非常具有「台式」特色。(邱劍英攝)

連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何博文都認為他潛力十足,「侯友宜刻意淡化政黨色彩,聲望跨越藍綠,未來在新北的輔選能量絕對會超過韓國瑜。」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故鄉,就在新北中和區眷村。(延伸閱讀:)

沒有鎂光燈的日子,侯友宜猶如鴨子划水一路超前。

他定位施政主軸為「安居樂業」,並強調「新三民主義」:利民、便民、愛民。聽起來很八股,但他付諸行動,直接面對最基層的聲音。在幅員遼闊的新北市,如跑馬拉松般和1032位里長分批座談,並且要局處長列管所有里長的反映事項。一場座談往往要2至3小時,他卻在半年內跑完全程40場。

「市長直接和里長面對面,這確實需要一點勇氣,」即使分屬不同政黨,何博文也認為,他上任強調「興利」,讓人覺得不一樣。

拉中央部會合作,助地方發展

當韓國瑜6月終於進入行政院,參加市長生涯的第二次行政院會,對侯友宜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去行政院開會,多好啊!所有的部會首長幾乎都到,」侯友宜慣有的扁平聲音突然高八度,他刻意在院會前後,利用5到10分鐘拉著部長報告,「部長一句話,省得底下的人跑來跑去。」

即使新北市長選舉他大贏蘇貞昌,當蘇貞昌成為行政院長,他一樣尊重行政倫理。侯友宜雖然掛著國民黨的旗幟,卻是在民進黨執政時受到拔擢,以50歲不到的年紀成為警政署長,「我對他(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尊重不會讓我少一塊肉,顧腹肚更重要,誰能給我錢,讓我把市民照顧好,我都替他做事。」(延伸閱讀:)

不但打好和行政院的關係,侯友宜更主動和中央部會合作。

走在板橋新板特區,板橋火車站、新北市政府、大遠百百貨、誠品生活館等交織出寸土寸金的行情。但在火車站旁卻是佔地廣大的特專三停車場,停放上千輛的機車、汽車,「作為新北市長,每天一打開門就看到那塊地,」他的心很急。

算一算日子,特專三土地已經閒置十多年,「做什麼都沒關係,只要當時決定是對的,就快點做,不要拖,」他找上地主文化部,跟部長鄭麗君說,「你們要做什麼跟我講,方向在哪裡。」不僅問、天天盯,他還要副市長去找次長開會協調,喬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向。(延伸閱讀:)

甫上任,就砍掉新北存在許久的議員建議款,終結66個議員每人每年1千2百萬元建議款的歷史沉痾;他親自出席內政部都市計劃委員會,促使21年未解的「新泰塭仔圳市地重劃」都市計劃案終於通過,未來綿延雜亂的鐵皮工廠將不復見;他還帶隊稽查長期遭違法傾倒廢土的「毒瘤」五股垃圾山,並拆除違建。(延伸閱讀:)

做刑警,他在行,即使當了市長,侯友宜仍保持刑警般的行事風格。

在副市長時期,侯友宜不時在辦公室煮一大鍋水煮蛋,忙到下午肚子餓時剝幾顆,自己吃、也請同仁吃。因為當刑警時常常忙到忘記吃飯,而水煮蛋就是最方便充飢的食物,守候、埋伏、跟監時,帶著一袋蛋就可以熬一段時間。(延伸閱讀:)

在刑事警察局時期即跟著侯友宜,從刑事局轉調研考會主委林豐裕形容他是「仁慈的獨裁者」。

「民眾看到的是他仁慈那一面,照顧、傾聽、給資源,」林豐裕描述,「局處長看到的是獨裁那一面,因為他重紀律、重效率、重團隊,甚至事必躬親、以身作則,都自己衝到第一線。」

侯友宜曾在市政會議公開說,「我這半年來,沒有一天休息。」「這半年,也沒有一個局處長敢休息,」一位局處長私下透露,議會開議期間局處長白天都在議會備詢,侯友宜每天開會開到8、9點,還提醒首長晚上可以上班、假日也可以上班,「他利用假日跑區里,局處長都要陪,壓力真的很大。」

追求程序正義,落實公權力

從配合行事的副市長,到獨當一面的市長,侯友宜的身段能屈能伸。當外人問到他和前市長朱立倫在施政上的差別?「他是留美的,我是留台的。他是他,我是我,這很清楚嘛,」侯友宜總是這麼說。

但這一天面對《天下》的採訪,他卻停頓半晌,似乎在斟酌著用字遣詞,「朱市長很聰明,處理事情都希望能很周全。」

但政府施政很多事情無法求其全,「我重視的是程序,程序走完就算不周全也要處理,該扛的責任我都扛,」侯友宜說話時,漢子性格顯露無遺,對於危險房屋進行都更,「釘子戶不解決,那是政府讓人看不起,只要程序正義走完,該做的事沒什麼好妥協。」

要重塑一個都市的面貌,要改變環境、促進人口流動、帶動經濟起飛、土地也充分利用,「最重要的因素,是決定在公權力,不是決定在政府的經濟支出,」侯友宜強調。

另一方面,他推動工業區立體化,有人警告獎勵容積從210%調高到280至300%,可能有圖利之嫌。「解決土地不足問題,工業區立體化是必然要走的路,」作為市長,侯友宜自己去營建署溝通,也要求市府同仁,「替業者解決問題,站在對他們最有利的角度去想。」

在侯友宜的心中有一把尺,度量出施政的輕重緩急。當韓國瑜掀起「韓流」,甫上任即炫風般席捲星馬和港澳,侯友宜卻提出要先安內、才能攘外,因為「台灣的問題不在國外,問題在我們自己,」侯友宜說,生意人是哪裡有錢賺、哪裡能解決問題就去哪裡,否則講再多都是空包彈。

說到底,「我是在這裡穿布鞋長大,」侯友宜到哪都穿著一雙黑色布鞋,「我也是在菜市場長大的,每天眼裡看到的都是左鄰右舍的問題,還有自己的問題解決沒有。這些都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

他口中的左鄰右舍,包括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宜蘭縣。

放眼望去當今的縣市長,侯友宜顛覆了台灣人對政治人物的想像。

他從來不是政治圈內人,卻又和政治圈密不可分,從1980年進入台北市警察局服務;2006年在蘇貞昌任行政院長時獲拔擢為警政署署長;2008年在馬政府時期轉任中央警察大學校長;2010年成為朱立倫的副手,才從警政體系踏上行政體系。

撇開藍綠界線,走務實施政

「朱立倫的精算寫在臉上,侯友宜卻是放在心裡,惦惦吃三碗公(台語),他才是真正的政治精算師,」何博文觀察,侯友宜在接任新北市長後,從各種表現都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和積極角逐總統大位的朱立倫切割,「雖然令人感覺『現實』,但這是政治的『務實』,務實推動市政也和中央保持合作關係、爭取資源。」

或許這是侯友宜遊走在政治邊緣將近40年,最深刻的「心得」,也成為他的領導風格之一。

「我跟同仁交代,不要有政治語言、更不要談論政治意識型態,我不管你是藍、是綠,都跟我無關,」侯友宜轉而用起他最熟悉的台語,「只要趴著做事、惦惦做事,政務官、事務官都一樣。」

自嘲從小念書沒有拿過第一名的侯友宜,第一次參加選舉就成為第一名,勇奪新北市長的桂冠,也扛起4百萬人口的責任。(延伸閱讀:)

「當市長不是我的人生規劃,但既然選上,我跟選民的承諾是4年,起碼要對得起自己,做的事要有價值,」侯友宜不諱言,「現在只恨我的時間太短,同仁改變心態的速度沒有那麼快。」

強勢領導、展現魄力,「探長」侯友宜已經充分證明自己成為「市長」的能力,但接下來,要檢驗的是市長的執行力,從都市更新、市地重劃乃至於產業規劃、工業區立體化,土地上會開出什麼樣的花?這才是新北市民最引頸企盼的部份。(責任編輯:賴品潔)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676期《》